“7/38/55”定律:衣着服饰中的大学问
日期:2020/10/22 14:40:38
操作>>
“7/38/55”是人们在给别人第一印象时传递的各种信号所占的百分比。人与人交流时,相互传递的信号主要有三种,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恶阿尔伯特·马哈宾博士称其为3V:视觉信号(visual)、声音信号(voice)以及语言信号(vocabular)。视觉信号是指我们所能看到的东西,如衣服、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声音信号是指人怎样使用他的声音;语言信号指遣词造句。而视觉因素在给人的第一印象中占55%,声音占38%,语言占7%。可见,形象对于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已经了解到,陌生人相见,双方都有一种戒备心理和距离感。两人初次见面所形成的“第一印象”,是双方今后继续交往的依据。积极的、良好的印象,有助于继续交往;而不好的、较差的印象,则往往会使对方产生拒绝交往的想法,使关系终结。所以,我们在进行社会交往时,就要特别重视并利用第一印象的作用。在这里,衣着服饰是特别要注意的。
俗话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生活中,一个观察敏锐的人能在一瞥之间判断出一个人地位的高低。但是,在社交时,我们却要注意服饰打扮对对方心理所造成的影响。有时候,一个人的仪容仪表,会对个人事业的成败有重大影响。
1960年9月,尼克松和肯尼迪在全美国的电视观众面前举行他们竞选总统的第一次论辩。当时,这两个人的名望和才能大体上旗鼓相当、棋逢对手。大多数的评论员预测,尼克松素以经验丰富的“电视演员”著称,可以击败比他缺乏电视演讲经验的肯尼迪。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并非如此。肯尼迪事先进行了练习和彩排,并且对自己的服装配饰做了精心搭配。结果,他在屏幕上出现的时候,精神焕发,满面红光,挥洒自如。而尼克松没听从电视导演的劝告,他选择了一套与他十分不协调的西装,因而在屏幕上显得精神疲惫、表情痛苦、声嘶力竭。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所形容的:“他让全世界看来,他好似一个不爱刮胡子和出汗过多的人。”最终的结果,也正是仪表风度上的差异和对比,帮助肯尼迪最后获胜。
由此可见,衣着修饰的学问何其深奥!现在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社交机会越来越多,但如何适应在不同的社交场合穿出文明、得体的服装,则是人们经常会遇到的难题。
一般来说,不同的聚会对着装的要求不同。譬如,参加比较正式的舞会,女士应穿宽松的长裤,给人们以洒脱的感觉;男士则应以深色西装围住,给人以庄重的感觉。参加宴会,所选择的服装也应与你所处的氛围相配合。如果你所参加的宴会格调比较高雅,女士则应穿裙子,男士则应着西装打领带;如果是去一般的小餐厅打扮也要注意适当的分寸,力求适度原则,既不过于俭朴也不过于奢华。
即便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逛街购物,还是郊游览胜,你的衣着都构成了都市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你的衣着打扮至少不能背离人们的观瞻原则。
由此可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所有的穿衣行为都应当遵循这样几条普遍的原则。
应己原则:日常着装时,尽量使着装为自己增色,力求避短藏拙。
应制原则:着装要合乎规范,遵循其固定的搭配,穿着得法,而不宜自行其是,随心所欲。
应事原则:着装依照具体场合的不同而加以区分。一般规律是在公务场合着装大方得体,在社交场合着装时尚个性,在休闲场合着装舒适自然。